湖南湘西、甘肃张掖获批国际地质公园[组图]
我国网7月8日讯(记者韩琳)记者昨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得悉,7月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履行局第209次会议上,我国引荐申报的湖南湘西、甘肃张掖两处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公园称谓。至此,我国国际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处,占全球161处的四分之一,稳居国际首位。
湘西国际地质公园坐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武陵山脉内地,具有160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址,见证了人类文明前史。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首要聚居地,这些民族是湘西自治州最早的原著民,其悠长的前史和文明造就了一起的风俗。该区域的地质记录了扬子地台的构成以及这一前陆盆地所阅历的多期次的结构演化。在地质公园中,寒武纪地层尤为杰出,有两个具有国际含义的“金钉子”(国际地层比照界限层型剖面)。该区域还以红石林、德夯大峡谷、坐龙峡和很多壮丽的瀑布而出名。
张掖国际地质公园坐落丝路重镇甘肃省张掖市,具有包含裕固族在内的很多少量民族和577处文明景点。该地质公园最明显的特征是由颜色斑斓的褶皱泥岩和砂岩组成的五颜六色丘陵,一起还具有天然腐蚀在山体上构成的“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和古代洋壳剩余“九个泉”蛇绿岩套,其国际地质含义被很多地质学家所研讨。
据了解,国际地质公园是对具有国际含义的地质遗址等天然资源进行科学维护和可继续使用,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开展的区域。200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我国的8个地质公园与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17个成员一起创立了国际地质公园网络(GGN)。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同意“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方案”,国际地质公园与国际遗产、人与生物圈维护区一起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品牌,为国际天然、文明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开展供给支撑。
我国是国际地质公园的开创国之一,自2003年起,为活跃做出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我国开端创立国际地质公园。通过多年实践与探究,我国国际地质公园高效高质开展,在地质遗址与生态环境维护、当地经济开展与处理大众工作、科学研讨与常识遍及、展示国家形象与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归纳效益,为生态文明建造和中华文明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配图由国家林草局供给)
湘西国际地质公园坐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岩溶高原东部边际斜坡地带,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脉中部,地理坐标为N28°06′49.23″~ 29°17′24.26″,E109°20′13.66″~110°04′12.55″,海拔高度150m~1437m,平均海拔643m,总面积2710km2。
湘西国际地质公园地质遗址以岩溶地貌景象为主体,以举世出名的寒武系金钉子、红石林和切开高原型峡谷群景象为首要特征,兼有典型的地质结构事情、古冰川气候事情与古生物遗址等许多典型地质现象,完好记录了扬子地台地质演化以及云贵高原边际切开破碎的前史。
湘西是我国具有全球含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要害区域之一。湘西国际地质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大天然碳排放的天然调节器。具有许多国家级维护动植物,素有“华中生物基因库”的美誉。湘西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首倡地,地质公园的建造,全力开展了地质旅行,全力推进了精准扶贫,公园建立以来,累计带动园区内6.8万贫困人口脱贫。湘西国际地质公园展示了少量民族文明与地质景象相融合过程中沉积的深沉文明遗产,是地球惠赠给人类的最宝贵的遗产,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科学内涵、科普美学价值和全球比照含义。
张掖地质公园坐落甘肃省张掖市境内,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中心,总面积1289.71平方千米。公园地处青藏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榜首阶梯分界处、祁连山主脉北坡的中段,处于祁连山向河西走廊的过渡带。
西南部的九个泉蛇绿岩套是5亿年前洋壳的重要物质构成,真实地记录了古祁连洋演化为祁连山的进程;五颜六色丘陵犹如飘洒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多彩丝绸,其颜色之多变、造型之共同、规划之庞大,为国际地学奇迹之一;一起的窗棂状-宫殿式丹霞是我国北方丹霞的典型代表;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贯公园,滋养着公园以裕固族为代表的多民族居民和多样的动植物群;祁连山山前丰厚的新结构遗址记录了6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进程。
宝贵而美丽的地质遗址、软弱且多样的生态景象、悠长并一起的民族风情,互相浸透融合,造就了张掖地质公园丰厚多彩的资源禀赋,谱写着新时代新丝绸之路上张掖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