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熊猫世界”“熊猫家园全球共赏国际创意联展”启幕
熊猫伙伴在世界,熊猫家园在成都。4月22日,“熊猫家园全球共赏国际创意联展”在成都北湖生态公园正式启幕,展览汇聚了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墨西哥、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件先锋作品,涵盖雕塑、绘画、潮玩、视觉影像、AR全息动画等形式。这场以大熊猫为灵感核心的国际创意盛会,正以对话全球的艺术语言,构建起一座沉浸式“熊猫宇宙”,以前所未有的艺术能见度重构全球生态对话。据悉,展览持续开放至6月5日。
走进展览现场,传统与潮流交织的美学扑面而来,记者看到,多组LED屏幕和参赛作品一起悬挂在半空中。“本次大赛征集到来自世界各地上万幅创意作品,它们从世界各地飞来成都,我们大家都希望能搭建起一个全球熊猫创意的平台。”成都传媒集团·熊猫家园文创运营中心负责人周蕾向记者介绍,“在入口处,我们通过30组LED屏和20组灯箱轮番展示参赛作品。无论这些作品是否获奖,我们都会把它们展示出来,这代表了我们对所有参赛者的尊重。”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大致上可以分为“和美与共”“艺术创想”与“潮流新生”三大篇章,在每个篇章结合不一样展品的特点,策展风格也有许多小巧思。据了解,在色彩与空间设计上,展览主色调选取“青竹翠绿”与“大地色系”,配合自然光效与渐变灯光,打造灵动光影的生态氛围。整个展厅铺设高密度仿真苔藓,顶部悬挂百余块液态屏和吊幅装置,构建出360度沉浸式生态剧场,呈现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奇幻世界。
另外,科技互动也成为展览另一大亮点。展览特别邀请宇树科技的网红机器人和机器狗,化身“熊猫伙伴”,为观众提供中英双语讲解与引导服务。观众还可通过AR扫描展品,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动画“互动”。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有一个小“彩蛋”。在展厅中漫步,鼻尖会萦绕着一股满含自然气息的竹子清香。周蕾表示,这是策展团队的一个小巧思,“我们专门在展览现场加入了竹香味的香氛,让大家能沉浸式欣赏作品。”据悉,本次展览超过80%的展陈设备与展品实现可循环利用,践行可持续环保理念。
作为全球首个以大熊猫文化为核心的国际性创意联展,展览展品不断突破着熊猫IP的想象力边界。
在展厅里,上千只可爱的“熊猫宝宝”或坐或躺,“萌”得让人挪不开眼。周蕾和记者说,这是由韩美林授权设计、世界自然基金会与深圳“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联合打造的纸质熊猫雕塑。据了解,该作品旨在呼吁公众像关爱大熊猫那样,关爱濒危野生物种及栖息地。立于满地纸质熊猫之间的,是由国家一级美术师唐盆创作的《幻羽熊猫》,该作品巧妙融合和平鸽与熊猫元素,正张开“羽翼”迎向观众,寓意和平与包容。展厅右侧12米巨幅3D手绘壁画熊猫,则通过AR互动,让观众与虚拟熊猫“亲密接触”。
此外,展览中的许多作品都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素境·憩》是一件有着石膏般质感的熊猫“纸雕”,由媒介艺术家、朱成私立石刻博物馆副馆长朱明所作。富含纤维的纸浆,赋予了这件雕塑一种粗糙而自然的肌理感,同时又具备纸的素净与轻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职业艺术家陈辉的作品《流光溢彩》,则突破了传统雕塑的表现形式,利用光影与线条来重塑大熊猫,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梦幻感,赋予大熊猫一种超凡脱俗的灵动之美。
记者注意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东亚地区代表夏泽翰来到展览现场,仔细欣赏了所有展品,其中雕塑《活力天府》、绘画作品《天府风韵—熊猫画卷》、潮流玩具《熊猫中国国际象棋》等多个创意作品吸引了夏泽翰的注意。“这幅作品展示了过去几千年里,中国人与动物、与熊猫和谐相处的情景,并且这种和谐共处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我认为这幅作品很有趣。”夏泽翰提到的这幅作品,是成都东软学院教师陈师豪所作的《天府风韵—熊猫画卷》。画面左起,山峦叠翠、仙气缭绕,古典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青瓦白墙,尽显成都历史的厚重感。熊猫的身影穿梭其中,一步步迈向代表现代的成都城区。夏泽翰表示,本次展览有很强的创新力,很多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创意都充满了想象力,同时也非常国际化。“我看到了熊猫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形象,比如警察、演员等,同时还能看到熊猫和文化旅游的一些关联,我认为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夏泽翰说,“这些展品让我们正真看到熊猫慢慢的变成了中国的文化大使,它可以与真实的生活、可持续发展、和平等主题结合起来,逐步推动熊猫保护工作,同时还将这种爱和保护延续在其他动物身上。”
“今日开展,意味着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进入了新的征程。”成都传媒集团·熊猫家园文创运营中心负责人刘宇透露,本次大赛将会整合协调整个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合作者,大赛未来将推动参赛作品向商业化落地转化,为优秀的参赛作品提供从“作品”到“产品”的产业支撑。“我们已与部分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大熊猫文化创意以不同的产品形态呈现在消费的人的面前。未来,熊猫家园文创中心也将成为集展览、授权、交易为一体的创意聚合空间。”